关于战争的成语大全精选句子147句

关于战争的成语带解释

1、有关战争的成语及解释

(1)、天高皇帝远:原指偏僻的地方,中央的权力达不到。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,遇事自作主张,不受约束。

(2)、韩厥对着假齐顷公拜了两拜,而且还磕头了,极其客气地对假齐顷公说:真是很不好意思,让我在战场上遇见您,想避都避不开,“下臣不幸,属当戎行,无所逃隐”,但这是我们国君赋予我的本职,还请您理解。丑父被当成齐顷公带到了晋国军营,一问发现是个冒牌货,但是晋国没有杀他,因为丑父争辩说:我这是忠于职守,你们表扬还不及,怎么还杀我呢?丑父捡回来一条命。

(3)、打鸭惊鸳鸯:比喻打甲惊乙。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。

(4)、溃不成军、一败如水、人仰马翻、头破血流、丢盔弃甲溃不成军(kuìbùchéngjūn)(解释):溃:溃败,散乱。被打得七零八落,不成队伍。形容惨败。(出自):近代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八章:“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,抓住要害猛力一击,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。”一败如水(yībàirúshuǐ)(解释):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,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。(出自):近代***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当第一时期,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,蒋介石打伤了脚,坐飞机回广东去了。”人仰马翻(rényǎngmǎfān)(解释):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。形容被打得惨败。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,不可收拾。(出自)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五回:“贾琏家下无人,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。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,也是病了。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。”头破血流(tóupòxuèliú)(解释):头打破了,血流满面。多用来形容惨败。(出自)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照道士脸上一刮,可怜就打得头破血流身倒地,皮开颈折脑浆倾。”丢盔弃甲(diūkuīqìjiǎ)(解释):盔、甲:头盔和铠甲。跑得连盔甲都丢了。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。(出自):战国孟子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(译文):战鼓咚咚地一敲响,两军士兵的刀枪一接触,丢盔卸甲,拖着兵器就逃跑,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下来,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来

(5)、(休养生息)休养:何处保养;生息:人口繁殖。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,减轻人民负担,安定生活,恢复元气。

(6)、秦军争先恐后,人马冲撞,乱成一团,怨声四起。这时指挥已经失灵,几次下令停止退却,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。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,迅速渡河,乘敌人大乱,奋力追杀。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,苻坚也中箭受伤,慌忙逃回洛阳。前秦大败。淝水之战,东晋军抓住战机,乘虚而入,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弱的著名战例。

(7)、十年九不遇:比喻很少有,多年也难遇到一次。

(8)、事后,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,他说:投鼠忌器,,他身边还有献帝呢。

(9)、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,因为“这里关中地区,有险可守,而且土地肥沃,在此建都,可以奠定霸业。”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,残破不堪,同时又怀念故乡,一心想回东方,便说:“人富贵了,应归故乡,富贵不归故乡,好比锦衣夜行,谁看得见?”。

(10)、秦王朝灭亡后,项羽想休战回家乡。有人劝项羽留下王关中,项羽完全不听,认为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,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,就如同穿了一身绫罗绸缎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,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。

(11)、珍惜—爱惜   寂寞—孤寂   辽阔—广阔

(12)、慷他人之慨: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。

(13)、描写外貌的词语:骨瘦如柴 披头散发 面呈菜色  一表人才 面黄肌瘦 相貌堂堂

(14)、(4) 有勇无谋的张飞最后竟死于2个奸人之手。

(15)、坚定不移 自强不息 持之以恒 知难而进 半途而废

(16)、宛转—悠扬   盘问—询问   沉寂—沉静

(17)、势如破竹:势:气势,威力。形势就象劈竹子,头上几节破开以后,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。

(18)、李愬在一个雪天的傍晚,率领精兵抄小路,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,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,爬上城墙,杀了守兵,打开城门,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。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,发现宅第已被围困,负隅顽抗,终于被捉。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,押往长安。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,也向李愬投降。

(19)、杀人不见血:杀人不露一点痕迹。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。

(20)、大获全胜:获:擒获俘虏,夺取敌方辎重;全:完全。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。

2、关于战争的成语大全

(1)、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,任意,恢复元气:接连。讨伐有罪。

(2)、法不传六耳:指极端秘密,不能让第三者知道。

(3)、鸦片战争失败后,清政府在政治上、军事上的腐败暴露无遗。

(4)、待从头。用兵的上策,潇潇雨歇,凭栏处:空。

(5)、(成语故事)楚汉之争,百姓多苦难。在广武战场,楚汉相持未决,项羽对刘邦说:

(6)、同仇敌忾:美英虽打着解放伊人民的幌子,无奈伊人民不肯领情,仍将它们视为可恶的入侵者。

(7)、大旱望云霓:云霓:下雨的征兆。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。比喻渴望解除困境。

(8)、儿子学习不用功,他本来打算教训一番,可又担心投鼠忌器,惹恼老母亲。

(9)、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、草木皆兵、马革裹尸、赤膊上阵、乌合之众、打草惊蛇、四面楚歌、用兵如神、有勇无谋、全民皆兵、声东击西、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、坚壁清野、揭竿而起、破釜沉舟、围魏救赵、作壁上观、暗渡陈仓、城下之盟、五十步笑百步、杀身成仁、纸上谈兵、风声鹤唳、步步为营。望梅止渴、运畴帷幄、一鼓作气、再衰三竭。余勇可贾、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、腹背受敌、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、硝烟弥漫、

(10)、约摸—大概   流畅—通畅   安静—宁静

(11)、(连天峰火)烽火: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,比喻战火或战争。形容战火烧遍各地。

(12)、(狼烟四起)狼烟: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。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,指边疆不平静。

(13)、千里送鹅毛: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含有深厚的情谊。

(14)、发音:lián tiān fēng huǒ

(15)、(四面楚歌)、(勇冠三军)、(浴血奋战)、(纸上谈兵)、(城下之盟)

(16)、全民皆兵: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都武装起来,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。

(17)、欲速则不达:速:快;达:达到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

(18)、《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。》

(19)、阿姊闻妹来:聚藏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干戈载戢干戈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
(20)、兵荒马乱(bīnghuāngmǎluàn)

3、有关战争的成语和句子

(1)、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:相联,不作戒备兵戎相见兵戎。形容战火烧遍各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:闲暇。”

(2)、民以食为天: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。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。指民食的重要。

(3)、同行十二年。5;霾两轮兮絷四马,严杀尽兮弃原野。

(4)、含寓言故事的成语:叶公好龙 画龙点睛  对牛弹琴  愚公移山  刻舟求剑

(5)、(成语解释)投:用东西去掷;忌:怕,有所顾虑。想用东西打老鼠,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。比喻做事有顾忌,不敢放手干。

(6)、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,就叫刘备射,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。刘备连忙弯弓射箭,正好命中兔子,献帝连夸好箭法。

(7)、千方百计:方:方法。讲:办法。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。

(8)、木:树;皆:全;都是。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。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;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。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。

(9)、劫难—灾难   趔趄—踉跄   防备—防范

(10)、枕戈寝甲枕着戈?女亦无所思,带来了无穷的灾祸,不再用兵,若有些儿好歹。借指结束战争。

(11)、谈笑有鸿儒:鸿儒,大儒,有名的学者。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。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。

(12)、无何有之乡:无何有:即无有。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,后指虚幻的境界。

(13)、龙战鱼骇喻战争激烈。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。

(14)、换汤不换药: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,内容还是老一套。

(15)、司马牛之叹:比喻对孑然一身、孤立无援的感叹。

(16)、大观园里茯苓霜失窃后,平儿明知是彩云偷的,但投鼠忌器,怕伤了探春的体面,不愿去起赃。

(17)、顺手牵羊的窃贼顺手牵羊后从商店的电梯离开。

(18)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;诚既勇兮又以武。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,关山度若飞:竭尽。

(19)、在纸面上谈论打仗。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

(20)、白求恩大夫受加拿大共产d的派遣,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。

4、关于战争的成语及解释

(1)、用在不好方面的成语:下流无耻  骨瘦如柴  恩将仇报  胆大妄为 见死不救

(2)、眼看着一国之君要成为战俘,齐国可丢不起这脸,丑父马上和齐顷公换了一个位置,自己冒充齐国国君。这时候,很有仪式感的一幕出现了。

(3)、可恶—厌恶   接见—会见   悲惨—凄惨

(4)、水火不兼容容:容纳。比喻二者对立,绝不兼容。

(5)、这天夜里,项羽进了营帐,愁眉不展。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,看见他闷闷不乐,陪伴他喝酒解闷。到了定更的时候,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,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。项羽仔细一听,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,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子,唱的人还真不少。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,不觉楞住了。他失神似地说:“完了!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?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。”

(6)、杯酒释兵权:释,解除。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。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。

(7)、连天烽火烽火。不闻爷娘唤女声,万里长征人未还:疲劳。

(8)、冰炭不相容:冰,冰块;炭:炭火。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。

(9)、物以希为贵: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。同“物以稀为贵”。

(10)、休养生息休养。黄沙百战穿金甲:兵器;常.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,放还战马。

(11)、捷报频传:捷报:胜利的消息;频:屡次。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。

(12)、嘟嘟嚷嚷—唠唠叨叨     不由自主—情不自禁

(13)、民族、国家、阶级、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以诸侯为郡县,人人自安乐,无战争之患,传之万世。”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战阵攻守·战争》:“《吕氏春秋》曰:‘蚩尤作兵也,利其械。’未有蚩尤时,民固削林木以战,黄帝与炎帝战於版泉是矣。为战争起於炎黄之际也。”清昭连《啸亭杂录·傅阁峰尚书》:“时战争连年,虏氛甚恶,穷沙万里,雪没马鼻,行人迷路。”

(14)、烈火见真金: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,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。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。

(15)、比喻战争结束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。鼓衰力尽鼓。

(16)、春秋时期,楚国的军队在嶲(guī)地背后驻扎,晋侯担心他们来偷袭晋国,子犯进谏说:“战也!战而捷,必得诸侯;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”意思这一战我们赢了,势力壮大,我们输了,依靠天然屏障也不会有危险。晋侯决定依据地势而进攻。

(17)、神话故事的成语:精卫填海 八仙过海  夸父追日  女娲补天  嫦娥奔月

(18)、骑驴吟灞上:用为苦吟的典故。同“骑驴索句”。

(19)、焦急—着急   深重—沉重   媲美—比美

(20)、难于上青天:比上天还难。形容极其困难,不易实现。

5、关于战争的成语有哪些并解释

(1)、三夫成市虎:比喻说的人多了,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。同“三人成虎”。

(2)、(出处)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愿与汉王挑战,决雌雄。”

(3)、银样蜡枪头: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。比喻外表很好看,实际上不中用。

(4)、焕然一新:焕然:鲜明光亮的样子。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,呈现出崭新的面貌。《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,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》

(5)、(出处):《新五代史?李袭吉传》:“金戈铁马,蹂践于明时。”

(6)、   今天的分享到这里结束啦~和项羽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,我们将会在以后几期中陆续推出,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学习!

(7)、用兵如神:调兵遣将如同神人。形容善于指挥作战。

(8)、鹿死不择音:比喻只求能够安身,并不选择地方。

(9)、照顾—照料   酷爱—热爱   骄傲—自豪

(10)、铁杵磨成针:杵:舂米或捶衣用的棒。将铁棒磨成细针。比喻只要有恒心,肯努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

(11)、约摸—大概   流畅—通畅   安静—宁静

(12)、(4)运动战可实行避强打弱,围魏救赵等战术。

(13)、释义:只有勇气,没有计谋。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,缺乏计划,不讲策略。

(14)、(戎首元凶)戎首:挑起战争的首犯;元凶:制造祸端的大头目。指挑起战争的罪魁。

(15)、固执—顽固   聚集—聚拢   唯一—唯独

(16)、(5)项羽四面楚歌,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。

(17)、猢狲入布袋:猴子进了口袋。比喻行动失去约束。

(18)、覆巢无完卵:覆:翻倒。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。比喻灭门大祸,无一幸免。又比喻整体毁灭,个体也不能幸存。

(19)、战国时期,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,能健谈用兵之道,自认为是天下无敌。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。后来赵奢死了,秦军再次来犯,赵国大将廉颇负责指挥全军,秦军无法取胜。秦国施行反间计,派人到赵国散布“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”的话。赵王上当受骗,派赵括替代了廉颇。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,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,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,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

(20)、他乡遇故知: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。指使人高兴的事。

(1)、小巫见大巫:巫: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,法术无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个远远比不上。

(2)、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。

(3)、正是公元前592年的春天,晋国正卿郤克来到了齐国国都,齐国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,正当郤克登上高台,接受齐顷公的接见时,忽然大殿里传来一名女士的笑声,好像是嘲笑郤克走路一瘸一拐,其画风和庄严的外交场合很不协调,这是怎么回事?

(4)、专注—专心   尊严—威严   遮掩—遮挡

(5)、虽然赢得了战争最终的胜利,我军也损伤惨重。

(6)、(介胄之间)介胄: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。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。

(7)、战无不克:攻战没有不取胜的。形容强大无比,可以战胜一切。

(8)、(首唱义兵)唱:通“倡”,带头;兵:战斗。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。

(9)、造句:在这~里,凭你怎样伶牙俐齿,也只得服从了。

(10)、《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,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。》

(11)、春秋时期,楚国大夫伍举因岳丈犯事而偷逃到晋国,遇到蔡国大夫声子,声子答应帮他回到楚国,便到楚国与令尹子木就楚晋两国人才问题进行探讨,说楚国人跑到晋国得到重用,对楚国十分不利。子木认为有理就去晋国接回伍举。

(12)、(1)听过这个恐怖的故事后,小东终日提心吊胆,草木皆兵。

(13)、赤膊上阵:形容作战英勇,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。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地从事。

(14)、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,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士兵,爱护着他唯一的一条腿。

(15)、“灭此朝食”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,被《左传》写得如此精炼却又栩栩如生,惊心动魄,古典文化的魅力,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(16)、不能赞一词:指文章写得好,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。形容文章非常完美。

(17)、(矢石之难)矢石:箭与石,作战的武器。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。

(18)、(金戈铁骑)比喻战争。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。同“金戈铁马”。

(19)、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:暴露,不闻机杼声。

(20)、事无三不成: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。

(1)、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,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。

(2)、(出处)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曰:“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”

(3)、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,打破烧饭用的锅,烧掉自己的营房,只带三天干粮,以此表决一死战,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。

(4)、楚汉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,霸王突破重围,率领28骑奔向乌江。

(5)、(5)凡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,不能学猛张飞有勇无谋。

(6)、悠然自得——指悠闲的样子,内心感到非常满足。

(7)、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杀戮了数十万中国人民。

(8)、观今宜鉴古:宜:应该;鉴:镜子。观察当今的社会,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。

(9)、骑鹤上维扬:比喻欲集做官、发财、成仙于一身,或形容贪婪、妄想。同“骑鹤上扬州”。

(10)、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。兵?3: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,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,放置;连。

(11)、表里:即内外。外有大河,内有高山。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

(12)、满意—中意   断定—肯定   请求—要求

(13)、漏瓮沃焦釜: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。比喻情势危急,亟待挽救。

(14)、兵革之祸:兵革:兵器战甲,引申为战争。指发生战争。

(15)、停止战争;野;干戈:战争,木兰无长兄、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,拯救百姓,攻打、斨。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,魂魄毅兮为鬼雄,女亦无所忆。

(16)、四海皆兄弟: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。同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。

(17)、恋爱和战争是不择手段的;兵不厌诈;情场如战场。

(18)、所向无敌:敌:抵挡。力量所指向的地方,谁也抵挡不住。形容力量强大,无往不胜。

(19)、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汉王城和霸王城,两城中间,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,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“鸿沟”,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的“楚河汉界”的依据。

(20)、其实李愬一直在思考攻打吴元济老巢蔡州的策略。他趁机擒获了吴元济手下的大将李佑,对他优礼有加,感动了李佑。李佑告诉李愬,吴元济的主力部队都部署在洄曲一带,防止官军进攻,而防守蔡州城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。蔡州是吴元济最大的空隙,如果出奇制胜,应该迅速直捣蔡州,活捉吴元济。

(1)、祝你学习进步,更上一层楼!(*^__^*)

(2)、一退六二五: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。比喻推卸干净。

(3)、四面楚歌:比喻陷入四面受敌、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(4)、兵革互兴:兵革:兵器衣甲,比喻战争;兴:发起,发动。互相发动战争,战乱相继发生。形容时局不安定,战乱频繁。

(5)、(金戈铁甲)比喻战争。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。同“金戈铁马”。

(6)、无所错手足:不知如何安放手足。形容没有办法,不知如何是好。

(7)、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,酒宴上,范增想除掉刘邦,让项庄舞剑,以便乘机杀掉刘邦,于是留下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的典故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,一经查实立刻删除。


为您推荐